0591-87830210

促进会微信公众号

促进会微信公众号

首页 >>创新智库栏目>>养老服务>>  正文

第二期“乐龄服务志愿者种子师资培训座谈会”在沙县举办

  第二期“乐龄服务志愿者种子师资培训座谈会”在沙县举办

  9月回顾——9.12沙县第二期“乐龄服务志愿者种子师资培训座谈会”

  2017-10-10 小胡 全民终身教育 全民终身教育 微信号 LifelongEducation

  功能介绍 1.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的活动动态;2.促进会官方杂志的推广;3.科教文化等领域的人物访谈;4.促机会相关事务介绍;5.国内外教育前沿信息;6.全国及福建省各终身教育活动的信息等

  2017年9月12日下午,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创会发起人陈宜安,省终身教育促进会副理事长林良章、卢葛覃等一行7人参加“沙县乐龄服务志愿者种子师资培训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还有:沙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处级调研员廖善健,沙县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沙县乐龄学堂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孟丽华,夏茂镇、富口镇分管老龄工作的领导和30位乡村乐龄学堂的志愿者老师。

  会上,陈宜安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乡村乐龄学堂”的概念和内涵。“乐龄”是对60岁以上年龄的别称,最早源于新加坡,后在台湾发展成熟,即希望人们快乐学习,乐而忘龄。“乡村乐龄学堂”主要是为乡村老年人提供免费学习和交流平台,使老年人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充实晚年生活。随后,陈宜安老师与大家一同学习李克强总理于9月6日签署的《志愿者服务条例》,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任务最重。因此,我们要加快步伐,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老年人终身学习、以学促养的创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使老年人更有尊严的颐养天年,大幅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沙县政府党组成员廖善健同志对陈宜安老师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十分感谢陈老师与省促进会长期以来对沙县老龄工作的支持与关心。针对乐龄学堂的创办,他谈到:

  第一、乐龄学堂的办学方向。乐龄学堂有别于老体协举办的文体活动,不能简单理解为是“新瓶装老酒”的文体活动,应该是有教学计划、有组织的开展适合老年人需求的学习内容,除了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文体活动外,同时也学习科学养生健身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和一些老年人希望了解的新闻和渴望学习的知识等,同时也进行一些文体活动的展示。学习方面获得的提高体现在老年人自身的感受上,文艺体育活动的展示性更强。因此,乐龄学堂相较于一般的文体活动具有更高层次、更多内容。通过乐龄学堂的学习丰富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代际沟通,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

  第二、乐龄学堂的组织形式。以夏茂镇和富口镇两个“乡村乐龄学堂”为居家养老模式的社会创新示范点,办出沙县特色,做出沙县经验。在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中,杨书记强调:乐龄学堂作为我县农村老年教育的一个载体,是贯彻落实福建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中提出的补齐养老服务短板当中的老年关爱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乐龄学堂使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精神得到慰藉。

  第三、乐龄学堂的发展规划。学堂的发展分三步走,第一步:与县民政局创办的“农村幸福院”相结合。“幸福院”的建设给老人们提供较为完善的硬件设施,植入“乡村乐龄学堂”丰富其内容。软件硬件有机结合,即有了物质层面又有了精神层面,使老年人精神与物质齐头并进;第二步:明年,在两个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其他30个村继续开办“乡村乐龄学堂”;第三步:到2020年,农村幸福院将覆盖全县60%村庄,同时开办“乡村乐龄学堂”。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样分三步走。第一步:由县政府牵头,省终身教育促进会负责组织师资力量,并对学堂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第二步:由县政府主导,乡镇组织实施,第一批种子师资志愿者负责培育师资,在60%行政村开办学堂(即103个学堂)需要的志愿者师资队伍培训;第三步:乡村乐龄学堂由村老年协会牵头,实行自我组织,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模式。最后,县政府分管领导廖善健同志对“乡村乐龄学堂”在全县社会上引起的积极反响表示肯定,并对热心参与志愿活动的志愿者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

  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副理事长、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副教授、教务处副处长林良章提出我们要思考作为志愿者为了哪些人做了哪些事。我们的种子师资志愿者都是多才多艺的,我们要思考怎样通过自身的学习把自身的才艺寓教于乐的传授给他人,让终身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大家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幸福。最后,他希望大家都能继续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在奉献我们自己的同时也保持我们的身体健康,祝愿大家都能活出生命的意义。

  省终身教育促进会副秘书长、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副教授、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博士蔡正华谈了自己的想法。首先,他感谢已退休的志愿者们能够重返社会,为社会继续奉献,实现自我的价值。其次,希望大家能有志愿意识,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进课堂中,还要有环保意识,使全民环保,共建美丽乡村。最后,他希望沙县“乡村乐龄学堂”能够实现“三共”目标(即共学、共伴、共餐),共餐为最终目标。希望老年人健康养老,活出尊严,活出精彩人生。

  省促进会学术顾问、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三明学院副教授高淑婷,有着多年从事终身教育经验。她指出乐龄学堂是老龄事业发展的一个前沿,省促进会搭建了一个志愿服务平台,而各位志愿者则是平台的灵魂人物。在志愿服务的同时将会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从中收获快乐。感谢各位为这项活动所做的贡献,希望与各位一同探索发展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服务新型模式,使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更高。

  座谈会上,各位乐龄服务志愿者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陈宜安老师向各位赠送了书籍《活出生命的价值》,希望各位乐龄学堂师资种子能够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生命的价值。争取成为全国创新终身学习促进智慧健康养老改革的示范点,办出沙县特色,做出沙县经验。